首先大概講一下這個故事是什麼,這就是發生在總統大選前的柯林頓性醜聞案。柯林頓的幕僚不斷要幫他打贏這場選戰,然而卻遇上了性醜聞的影響,只好"做一場秀",藉由"美國在阿爾巴尼亞發現核武"這樣大條的事情來掩蓋過性醜聞案,並在其中上演和平落幕這樣戲劇性的改變來增強柯林頓的良好形象,以及符合他們原先"別中途換馬騎"的口號。然而最後還是紙包不住火。

片中有些地方我覺得像在做實驗,挺神奇的!

像民意調查數據,讓這位"大編劇"一搞,死的都變成活的!民意直衝89%!可是其實我覺得這個地方也有可能是民調問卷動過手腳(畢竟他們需要用一場戰爭把醜聞案蓋過,並試探效果)、再把"可能引導民眾傾向柯林頓"的問卷調查結果公佈出來。另一方面,媒體都是喜歡衝突的,像這種"擺明就是挑釁"的民調結果他們最喜歡了!但是這中間就產生了問題,"記者也許知道他們是故意這麼做的,也有可能是記者本身的意願傾向,所以照"實"報導出來"但是"民眾可能不曉得"那是記者故意的!知識水平比較低的民眾還真的以為柯林頓89%,於是產生"西瓜偎大邊"的心理,進而把一些本來不屬於柯林頓的票也投給柯林頓了!





酷!先是製造了一場假戰爭,再來是"讓"民眾發起假社會運動,進而達到增強柯林頓政命形象的效果。但是我覺得片中仍然有瑕疵的地方。因為這是一部電影,我們跟著"編劇"的邏輯走,常常會被他想表達的觀點牽著走,而看不到其他面向。像這樣的社會事件應該還要再看的更細。說真的,重視女權的國家,像這種性醜聞案沒理由就因為被幾個國際事件給埋沒。(台灣國際新聞較少,就算有較大型像四川大地震那樣的國際大頭條,台灣踴躍協助川震、企圖扭轉形象的名人仍然脫離不了自身的泥沼)

進行媒體操控的部份,看起來似乎"桃色風雲"的媒體們比較笨,狗仔隊到哪去囉?(詳情請看虛擬偶像)




最後…誰是狗,誰是尾巴?

在我看來片中也許是"競選團隊"去搖擺民眾的想法,但其實如果沒有民眾發出質疑,競選團隊沒事把自己搞的那麼累?他們需要民眾珍貴的一票,如果沒有民眾把他們做的事情當作一回事,那他們做的再多也沒有用。這要從很多角度看待,並不是導演說的就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escentMo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